今天去參加 #逍遙園 啟用典禮,這個日治時期的老建築修復,有好多的故事在裡頭。
1940/11/1,80年前的今天,這個地方也同樣舉行一個莊園的開幕儀式,當時的市長宗藤大陸開心的迎接淨土真宗西本願寺派第22代當主大谷光瑞成為高雄市民。
大谷光瑞,在逍遙園這裡訓練門生,也因為要建築這棟莊邸,必須要採用適合台灣氣候的木料,大谷還在六龜一帶栽植柚木,並力推紅茶、咖啡、柑橘及其他南洋植物等高經濟作物產業,也成為發展熱帶農業的大型實驗性莊園。
「逍遙園」2008年底被高雄市政府列為暫定古蹟,2010年1月公告為歷史建築,當時負責跟國防部溝通的文化局副局長郭添貴(現任市府副秘書長),曾提議「以地易地」或是「容積移轉」,但國防部都以眷改基地有收益問題而不予同意。
2011年,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女研究生徐敏思以裸體演出行為藝術,呼籲市府重視逍遙園的保存,當時引起熱議;但也因為這樣的行動,對逍遙園的保存產生民間力量的凝聚。
今天上午致詞的市長陳其邁、及副市長史哲都說,2016年踏進逍遙園的時候,一度認為根本沒有保存的可能性,因為屋樑頹圮、地上掉落的木衍架及木料雜亂無比,並且,找不到當時的 #建築設計圖。
這樣的一棟老建物,在很多民間志工的投入下,文化部總算撥款推動修復,其中為我們解說的 黃朝煌 及他的老師 陳啟仁,在逍遙園的修復上,做了非常多的功課,黃朝煌甚至還因此到日本研究,成為京都西本願寺所建立的龍谷大學研究生。
這段為了一棟老莊園奮鬥的歷史,過去我來不及參與,但是光聽到今天現場的簡報及導覽,內心是很澎湃。
高雄還有很多值得好好保存的工業遺址,像是連接鼓山 #台泥舊廠區(前身為淺野水泥株式會社),以及三民 #中都唐榮磚窯廠(前身為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),到 #中都濕地(前身為早期合板公司儲木池),如果可以也爭取到文化部的支持,可以串聯出早期高雄工業最早起源的故事,
這些充滿濃濃歷史味道的荒廢建物,吸引不少獵奇者,到現場拍照、甚至進行婚紗攝影,但很可惜的是,荒廢就繼續荒廢著。
今天看到逍遙園整修完工的成果,令人感動,但也想起這些,應該要賦予歷史價值的建物,還在持續凋零中 ...